ECFA降稅生效 訂單大爆發
更新日期:
2011/01/01 10:15記者林安妮、葉小慧/專題報導
「關稅一下子少5%,競爭力都上來了。」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元旦起生效,不過,連月來友嘉實業總裁朱志洋已感受到ECFA威力,他笑說,「訂單一下子變多,現在就怕趕不及出貨,或是排不上船期。」
友嘉是國內著名工具機大廠,也是這回大陸開給台灣539項優先降稅清單中的「大贏家」之一。以往台灣銷往大陸的工具機,平均關稅在10%上下,但隨著ECFA早收降稅期來臨,友嘉和同業的關稅負擔變得越來越輕。
大陸是全球工具機最大消費國,以往全球生產的工具機有四分之一專供大陸。這幾年大陸內需市場大步向前,全球有愈來愈多的工具機輸往大陸銷售,目前大陸的胃納量已擴大到能吃下全球三分之一的工具機年產量。
朱志洋表示,大陸工具機市場競爭激烈,大陸本地業者幾乎能拿下過半市占率,但是高階、高價的市場缺口則仰賴海外補充,「關稅少了,台灣工具機的性能與價格比明顯提升,比以前更有機會搶下日、韓、歐系大廠訂單。」
ECFA降稅好處,不只台商感受到了,就連韓商也看見了。
朱志洋透露,這幾年友嘉大舉對外啟動併購戰,最近就有兩家韓國工具機大廠,著眼於ECFA商機,主動上門談併購,「中日韓也在談自貿區降稅,幸好台灣早一步談好ECFA。」
2011年元旦起,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生效,兩岸800多項產品開始分兩年、三階段降稅。舉例而言,今年起台灣工業除塵器可以零關稅登陸,鮮蘭花、香蕉關稅也折半到只有5%,一直到2013年元旦,早收產品將全數降稅完畢。
「ECFA對刺激台灣出口一定有效!」經濟部國貿局長卓士昭表示,廠商從接單、生產到出貨,不免存在時間差,以致於ECFA效益無法在一時半刻就顯現,國貿局現在要作的事,就是趕在今年第一季結束前,讓國人感受到ECFA實效。
他也說,ECFA早收清單實施第一年,也正逢大陸「十二五規劃」上路首年,這對我出口業者而言,不論是傳統產業或是新興產業,都是難得發展機遇,「早收降稅,讓台商有機會拓展出口市場,現在貿易局還要幫忙廠商把商機拉進來。」
目前國貿局正透過旗下外貿協會,第一季要在大陸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十大城市舉辦ECFA產品說明會,力爭重量級買家到台灣採購;今年3月台灣舉辦「國際蘭展」、「自行車展」與「工具機展」時,也要徹底激發早收買氣。
無獨有偶,農委會也正積極規劃登陸開創早收商機。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,早前農委會與日本通路商合作,成功開創「台灣下單,日本取貨」模式,今年4月農委會還將與統一集團合作,在上海成立台灣農產品展售據點,讓大陸觀光客能夠「在台下單、大陸取貨」。
他笑說,第一站先去上海,接著還要到北京拓點。今年5月農委會還將帶領國內330家取得「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」(CAS)廠商,前往大陸展銷。在大陸開給台灣的539項早收清單中,有18項是農產品,包括石斑魚、秋刀魚、香蕉、金針菇、火龍果等。
農委會預估,早收清單中的18項農產品對大陸出口值,可望從98年的1,608萬美元,在三年內提高到1.1億美元,成長近六倍。
2010年前11月,我對大陸(含香港)貿易總額達1,389.8億美元,較2009年同期增41.7%,其中,出口突破1,000億美元,達到1,049.3億美元,增39.4%,進口340.5億美元,增49.0%,貿易出超達708.8億美元,均創新高。
友嘉是國內著名工具機大廠,也是這回大陸開給台灣539項優先降稅清單中的「大贏家」之一。以往台灣銷往大陸的工具機,平均關稅在10%上下,但隨著ECFA早收降稅期來臨,友嘉和同業的關稅負擔變得越來越輕。
大陸是全球工具機最大消費國,以往全球生產的工具機有四分之一專供大陸。這幾年大陸內需市場大步向前,全球有愈來愈多的工具機輸往大陸銷售,目前大陸的胃納量已擴大到能吃下全球三分之一的工具機年產量。
朱志洋表示,大陸工具機市場競爭激烈,大陸本地業者幾乎能拿下過半市占率,但是高階、高價的市場缺口則仰賴海外補充,「關稅少了,台灣工具機的性能與價格比明顯提升,比以前更有機會搶下日、韓、歐系大廠訂單。」
ECFA降稅好處,不只台商感受到了,就連韓商也看見了。
朱志洋透露,這幾年友嘉大舉對外啟動併購戰,最近就有兩家韓國工具機大廠,著眼於ECFA商機,主動上門談併購,「中日韓也在談自貿區降稅,幸好台灣早一步談好ECFA。」
2011年元旦起,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生效,兩岸800多項產品開始分兩年、三階段降稅。舉例而言,今年起台灣工業除塵器可以零關稅登陸,鮮蘭花、香蕉關稅也折半到只有5%,一直到2013年元旦,早收產品將全數降稅完畢。
「ECFA對刺激台灣出口一定有效!」經濟部國貿局長卓士昭表示,廠商從接單、生產到出貨,不免存在時間差,以致於ECFA效益無法在一時半刻就顯現,國貿局現在要作的事,就是趕在今年第一季結束前,讓國人感受到ECFA實效。
他也說,ECFA早收清單實施第一年,也正逢大陸「十二五規劃」上路首年,這對我出口業者而言,不論是傳統產業或是新興產業,都是難得發展機遇,「早收降稅,讓台商有機會拓展出口市場,現在貿易局還要幫忙廠商把商機拉進來。」
目前國貿局正透過旗下外貿協會,第一季要在大陸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十大城市舉辦ECFA產品說明會,力爭重量級買家到台灣採購;今年3月台灣舉辦「國際蘭展」、「自行車展」與「工具機展」時,也要徹底激發早收買氣。
無獨有偶,農委會也正積極規劃登陸開創早收商機。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,早前農委會與日本通路商合作,成功開創「台灣下單,日本取貨」模式,今年4月農委會還將與統一集團合作,在上海成立台灣農產品展售據點,讓大陸觀光客能夠「在台下單、大陸取貨」。
他笑說,第一站先去上海,接著還要到北京拓點。今年5月農委會還將帶領國內330家取得「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」(CAS)廠商,前往大陸展銷。在大陸開給台灣的539項早收清單中,有18項是農產品,包括石斑魚、秋刀魚、香蕉、金針菇、火龍果等。
農委會預估,早收清單中的18項農產品對大陸出口值,可望從98年的1,608萬美元,在三年內提高到1.1億美元,成長近六倍。
2010年前11月,我對大陸(含香港)貿易總額達1,389.8億美元,較2009年同期增41.7%,其中,出口突破1,000億美元,達到1,049.3億美元,增39.4%,進口340.5億美元,增49.0%,貿易出超達708.8億美元,均創新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